政策加持下,沉寂十余年的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又重新進入公眾視野。
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“新基建”時,將“建設充電樁”擴展為“增加充電樁、換電站等設施”。換電站建設作為“新基建”的重要組成部分,第一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。
近年來,我國新能源汽車發(fā)展迅猛。截至目前,我國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超過450萬輛,占全球的50%以上;累計建設充電站3.8萬座、換電站449座,建設各類充電樁130萬個。
但與此同時,整車成本偏高、充電不夠便利等問題仍然突出。
目前新能源汽車的能源補充方式主要有三種:慢充、快充以及換電。與另兩種模式相比,換電模式最大的優(yōu)點就是更加快捷。
而隨著技術的進步、整體成本的下降和新運營模式的出現(xiàn),業(yè)界認為換電模式不僅豐富了新能源汽車能源補充方式,還可以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發(fā)展得更成熟。
需要強調的是,換電與充電并不沖突,能源補充不是非一即二的選擇題,不同應用場景、不同實際使用需求對應不同的能源補充體系。換電和充電本質上應該是細分市場差異化選擇,而不是能源補充方式體系內的對抗。
相比運營模式的盈利問題,電池標準不統(tǒng)一是換電模式大規(guī)模推廣更大的障礙。不同企業(yè)的電池標準不同,很難通用。這個問題不解決,換電模式很難規(guī)模化發(fā)展。
新模式的發(fā)展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,換電模式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。但隨著政策的支持、技術的進步以及標準的統(tǒng)一,相信換電運營模式也會日趨成熟。給它一些時間,未來依舊可期。